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百科 >
脑科学告诉你:孩子为何会jump?是否能识别?如何预防?|天天头条

时间:2023-04-29 06:01:06    来源:jowa

最近一段时间以来,各地jump的孩子不少。


(资料图片)

作为一名家长,看到这样的事情,常令我感到悲戚。

怎么发现心理异常的孩子、如何干预,这是心理治疗、甚至是神经科学的专业问题,王珏老师不敢置喙。

我只能把我自己了解的一些脑科学机制,分享给大家——虽然我主要研究的是与孩子“学习与成长”方面相关的机制,但 大脑机制方面有些是相通的,大家可以作个参考,而且也顺便给大家提几条 最最基本的“教育/养育原则”

先把简单的结论告诉大家:

虽说脑有追求生存的本能,但脑也有运转不正常的时候。 如果脑感到自身非常难受、且长期难以缓解时 ,就有可能作出极端决策。

要理解为什么脑会感到难受?怎么个难受法?什么是比较好的做法?这就要从 大脑底层的运转机制说起。

以下常识大家肯定都知道:

脑的最基本结构是:神经元 神经元是通过“放电”的方式进行传导的

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:

神经元之间是有“缝隙”的(如下图),电流是 不能直接传导 到下一个神经元的!

电流要想从神经元A、传导到神经元B,必须要依赖于一些 化学物质(上图中两个神经元之间的蓝色小点)。

当电流到达神经元A的末梢时,会使一些 小泡破裂,其中的 化学物质被释放出来; 神经元B末梢表面有很多“门”,这些化学物质碰到“门”后,“门”就会打开,脑中的离子涌入;神经元B中的产生了化学电位不平衡,产生了新的电流。

以上过程可参见下图 :

这些负责在两个神经元之间进行传导的“化学物质”,就被称为 “神经递质”

奇妙的是:( 划重点!

有些神经递质,会让人产生“情绪感受”!

比如: 多巴胺,应该是知名度最高的神经递质了。

它会让人产生期待感(欲望)、兴奋感、快乐感。

在学习中,所谓“学生注意力强”、“打鸡血”,包括在生活中的“想吃饭”、“想逛街”、“想谈恋爱”、“想出去走走”,本质上都是“多巴胺”的作用!

—— 没有多巴胺,就没有“注意力”、也不会有什么“想干什么”的欲望和期待。

因此, 多巴胺对于人类的生存、冒险、乃至学习,都是至关重要的。

不过, 今天这篇文章的主角,却是另外一种神经递质:“ 血清素”!

当大脑中产生血清素时,就会产生 愉悦感、轻松感、平静感

按照医学研究的说法,血清素除了作用于神经传导外, 对人体/脑的正常运转非常重要,比如: 情绪调控、睡眠调控、 认知调节、食欲调节 等。

情绪调控来说,血清素是一种 天然的“情绪稳定剂”。 血清素不足时,脑会感到疲劳、易怒、焦虑、抑郁( 比如:“起床气”就是因睡眠不足,而导致血清素含量低)血清素水平很低的人 情绪波动更大自我批评的想法 重复出现,经常处在一种 精神内耗的状态,因此不容易从不断自我内耗中走出来,导致抑郁不断加深。

睡眠调控来说,白天的血清素在晚上会自动转变为褪黑素,促使人进入睡眠状态。如果白天的血清素不足,那么晚上的裉褪黑素也自然不足,导致白天脑感到疲劳、晚上还睡不着。而且,睡眠中所分泌的褪黑激素,可以提高人体细胞的抗氧化作用、防止细胞变成癌细胞、还可以修补体内受伤的细胞,增强免疫力。因此如果果长期缺少血清素的话,体内的生物钟就会紊乱,身体就会陷入恶性循环。

食欲调节来说, 人体90%的血清素都在肠胃中产生,参与消化系统的调控,并通过“肠-脑”轴影响大脑行为。自然,如果血清素分泌减少,表现为:如果一个人精神萎靡不振,食欲自然就会降低。

如果说,缺乏足够的多巴胺只是让人“躺平”的话,那缺乏足够的血清素就能使整个大脑的正常运转受到影响。而如果一个人的血清素长期处于低水平,可能是致命的!脑会感到非常难受,进而会尝试寻求“各种”解脱方法——到万不得已时,终极选择也是可以接受的……

通过以上描述,作为成人,我们可以通过孩子的 心情与身体状态(不好的状态通常会维持一段时间)、言行(是否悲观厌世)、食欲(是否吃得异常减少)、睡眠时间(晚上长时间睡不着)等方面进行观察,防微杜渐。

当然,最重要的,是要促使孩子多做一些能大量产生血清素的活动。最典型、管用、有效、可长期实行的比如:

——睡眠第一。越是压力大、学业辛苦时,越要保证好的睡眠!不要追求表面上的“刻苦”,而要追求 “高效率 ”! ——脑子都不能高效运转了,甚至都快活不下去了,谈何“刻苦”学习?

我家孩子经过我的长期“熏陶”和亲身体会,进入高中以后,有一个重大的行为改善: 回家后第一时间就“自觉”睡觉。在初中时往往只能睡7个小时不到,到高中反而能睡8-9小时。 我每次都狠狠地表扬他!

——运动第二。运动能产生大量血清素,这是脑的本能,没什么可多说的。因此,每天尽量保持1-2小时的运动。如果很忙,抽个半小时出去跑个步,哪怕10分钟出去晒个太阳(晒太阳本身就会促使身体产生血清素)、跳个绳、拍拍球,也能产生不错的效果。

不过,在繁忙的学习之余,还能保持、不忘运动,想方设法地抽空运动,这既需要 有“意识”,也需要 从小培养 “习惯”。这是学校、家长从小最应该做的事情!

——艺术第三。艺术创作、自我表现能产生大量血清素。艺术,不光指钢琴、小提琴等乐器,也可以是画画、手工、书法等比较“安静”的操作。它有三个要点:一是换脑子(不以智力型思考为主),二是动手,三是自我表现。符合这3条的,应该都可以。

以我家孩子为例,从小学五六年级自学钢琴,完全没有老师指点过,慢慢地弹得能听了。到他初三时,他经常 “需要”弹钢琴来“解压”。现在高一,自学作曲,又经常通过作曲来“解压”。

——积极想法引导常相伴。当人能够往积极的一面想的时候,也会产生大量血清素。最理想的,当然是孩子自己遇到任何事情时,都能够全面理解、思考、认识,建立起积极的处事态度——这显然是“人格养成”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不过,即使是当孩子已经血清素水平很低、陷入自我精神内耗、而无法走出时,只要能有 及时的外部干预,有外部的人和他交流、倾听他的苦恼和心声,能让他感受到同情、善意、甚至能有积极的思想引导,同样会有极大的帮助!

当然,上面这些活动最好从小开始,促使孩子脑中长期保持较高的血清素水平。这样即使偶尔遇到不好的事情,孩子容易“想得开”!

王珏老师在此,也提供一个与“高效学习”相关的脑科学知识。因为很多学生的精神抑郁,和学习老跟不上关系很大!

从认知角度来说,血清素、多巴胺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。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:

血清素、多巴胺,普通神经元并 不能自行生产,它们都有专用的“加工厂”

而且加工厂并非位于人类的高级脑区(理智脑/额叶),而是位于“最低级”的脑区——爬虫脑!。

关于理智脑、爬虫脑等,可参见如下图所示的 "三脑理论"

请注意:理智脑(额叶)是学生用以学习的主要脑区,也是教育者希望训练的主要脑区。但 “理智脑”要想处于高效的工作状态,却依赖于底下两层大脑的支持!

——以“血清素”而言,其加工厂位于如下图所示的“ 中缝核”,其正属于 “爬虫脑”!

不仅血清素/多巴胺的“生产工厂”位于爬虫脑,而且是否投射、投射到哪里、投射量多少,同样是由位于“爬虫脑”的古老生存中枢决定的!

理解了以上原理,无论老师、还是家长,都需要牢记这一点:

情感过程与认知过程密不可分。 在让孩子开展学习时,一定要先搞定孩子的”情感“!

当然,认知与情感,对于人类来说也具有截然不同的意义!

认知,只是反映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、知识水平;

而情感,则是一个人内在生命质量的直接体现!

同时, 情感,其实也是认知的前提!

促进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情感状态,

本来就是高效学习的一大要素!

——当然这往往只有优秀老师才能做到这一点

因此,如果我们成人图“省事"、以学业成绩为导向,以为这样做最高效、能卷赢别人,而忽略了孩子的“情感”需求,轻则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,重则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!

我想,作为家长、老师,了解一点脑科学知识,对此应该能够产生一些认知、警醒、预防、及时介入的作用。

为了孩子健康活着、健康成长、高效学习,王珏老师特面向中小学校提供《孩子成长、发育与学习的脑科学机制》面授课程。欲将本课程引入本单位,欢迎到本公众号首页输入“脑科学培训”,获取联系方式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个人可学习王老师的全新网络课程 《家长应该了解的脑科学知识》,而且第一单元 “三脑理论”是完全免费的,对今天的内容有详细视频讲解,欢迎大家学习!

【课程网址】

网易云课堂网址:

或直接扫码选课:

也可下载“网易云课堂”App,

然后搜索本课程的名字: 家长应该了解的脑科学知识(搜索后,再点击一下“全部”标签即可找到)

特别注意

网易云课堂有很多登录方法, 建议用微信登录 ,或者记清楚自己是用什么方式、什么账号登录的,以便随时登录、学习!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本公众号提供全面、深度的学习科学研究、微课与PPT研究、以及其它实用技术研究文章!到公众号首页输入代码查看更多研究:

wk:微课超级大全,设计制作应用一网打尽

ppt:PPT技巧集

xxkx:学习科学研究文章

标签:

上一篇:孙广通 即时看
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读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