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近它,追寻过去;认识它,探索时空。世界的奇妙,由博物而来。欢迎和《山西话》一起走进“三晋奇妙文物”。今天我们走近晋候鸟尊——
【资料图】
三千年前晋侯鸟尊诠释“晋”从何来
山西文物久负盛名,出土文物中又以商周青铜器尤为耀眼。其中,最大亮点当数山西博物院镇馆之宝--晋侯鸟尊。山西博物院文物共有53万件(套),晋侯鸟尊缘何成为镇馆之宝?又如何诠释“晋”从何来?
20世纪80年代中期,大量古墓葬、古文化遗址、古建筑遭盗掘破坏,盗坑累累。晋侯墓地也未逃脱厄运,9组19座晋侯和夫人的墓葬有8座被盗,18座陪葬墓有10多座被盗,其中就有晋侯鸟尊所在的编号为114号的墓葬。
晋侯鸟尊一经问世,引起轰动。晋侯鸟尊距今三千年,古代欧亚大陆东西文明的交流刚刚启动,中华文明正在步入礼制时代。仔细端详,它整体呈凤鸟直立造型,鸟头作回眸状,尖喙上扬,高冠耸立,凤眼圆睁,眼神投向远方,上卷的两翼间是饱满的前胸,硕壮的双腿,扇形的齐短尾微微翘起,双爪紧紧扣地,身上饰羽纹和云纹,一副卓然于世的神态。
鸟尊盖内有铭文:“晋侯乍向大室宝尊彝”,这是破解鸟尊秘密的钥匙。它长30.5厘米、宽17.5厘米、通高39厘米,是用来盛放酒浆的,酒是商周时古人祭祀先祖的重要礼品。“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”,鸟尊是摆放在晋国宫室宗庙的重器,作为最重要的礼器,用以盛放祭祀时献给神的醴酒。
如此重要的宗庙祭祀用器,是谁做的?为何能道出“晋”从何来?鸟尊出自曲村-天马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的114号墓,经考古学家考证,墓主人是晋国第一代晋侯--燮父。燮父的父亲就是山西家喻户晓的唐叔虞,叔虞被封到了位于晋南的古唐国,在周王室的爵序中,唐为伯,燮父继位为唐伯,改国号为晋,晋国爵序也提升为侯,燮父称晋侯。鸟尊盖内铭文中的“晋侯”就是燮父自称。这个“晋”字是迄今为止考古出土最早的金文“晋”字,见证了燮父改唐为晋的历史。
位于曲沃、翼城之间的曲村-天马遗址,是晋国在西周时期的都城所在地。这里有晋侯墓地、晋国高等级贵族墓地、平民墓地,尤其是晋侯墓地,考古发掘了9组19座晋侯和夫人的墓葬,出土大量青铜器、玉器。这些出土文物进一步证经补史,令西周时期晋国国君排序得到进一步证实,晋侯墓地的发掘对研究晋国早期历史非常重要。
三千年,晋侯鸟尊保持着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与优雅,静静向人们诉说着过往,而不在乎后人给它加多少光环。
• 本期文章素材节选自中国新闻社微信公众号《吉琨璋:三千年前晋侯鸟尊诠释“晋”从何来?》
• 本期部分音乐内容来源于于秋旋《高山流水》、纯音乐《打击鼓乐》、昼夜《风居住的街道 (钢琴版)》
• 本期部分声音内容来源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《中国考古大会》
• 本期朗读原声:郭慧
• 本期音频剪辑:焦晋伟
一个征集
您喜欢录音吗?您想和我们一起分享山西的故事吗?
录制您自己的声音,也许下一期节目里就能听得到!
录制要求:
1、本期征集和下期节目主题相关的录音文件,即和山西有关的素材内容。
2、音频格式为mp3,音频可为无特殊音效的干声,也可自己加垫乐。
3、音频时长不超过5分钟。
您可以将自己录制好的音频发送至邮箱
sxrbxmtb@163.com
我们将择优发布。期待您的分享!
原标题:《《山西话》|三千年前晋侯鸟尊诠释“晋”从何来》